China Press – Shoveling Snow May Increases the Risk of Heart Disease

《僑報網》鏟雪易增突發疾病危險

 

【僑報記者高詩雲2月2日紐約報道】近年來規模罕見的大暴雪1日降臨紐約,部分地區積雪厚度高達17吋,家家戶戶奮力鏟雪挖車,好不辛苦。然而在大家忙着清理積雪的同時,華人醫生也強調,鏟雪非常容易增加心梗等突發疾病發生的風險,尤其當下對新冠患者更加危險,希望民衆做好保暖、量力而行,如覺不适應立即就醫。

亞美醫師協會的心髒專科醫生趙茜介紹,學界已有很多調查研究證明了鏟雪活動和心髒病之間存在聯系,比如加拿大有一項跨越1981年到2014年的研究表明,雪下得越厚,住院的人數越多,因爲心梗而死亡的男性越多(鏟雪的以男性爲主);大約積雪每增厚8吋,住院人數就上升16%,男性心梗死亡率增加34%。因此确實冬季鏟雪的大運動量可能導緻更高的心梗風險。

趙茜醫生指出,這種現象存在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冬天溫度較低,如果在戶外待得太久,手腳部位的末梢血管收縮以後會增加心髒的阻力,血壓也會相應升高。另外,鏟雪需要短時間内大量運動,并且主要使用上肢力量,如果平時不太運動、肌肉力量不足,就會短時間内引起血壓上升和心跳增快,心髒負荷增大。因此醫生建議,凡是做過心髒搭橋、心髒支架或者血管堵塞過的病人,就不要參與鏟雪了。

鏟雪後可能出現很多種不同類型的身體不适,比如肌肉疼痛、胸痛、胸悶、氣短、出冷汗、不能入睡甚至暈厥等等。如何判斷是否與心髒有關呢?趙醫生介紹,涉及心髒健康的症狀一般來說不能具體到某個“點”,因爲内髒痛有不确定性、不好定位,而且可能沒有明顯痛感,隻是覺得不舒服、悶氣難受,并且這種不舒服的地方“講不清”,也不會因爲動動手腳而明顯感覺牽扯到痛處。這就是要求心肌供血增加但不能滿足時引發的典型性心絞痛。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心絞痛也分穩定性和不穩定性兩種。如果運動後出現症狀,但停下來休息一下症狀會消失,就屬于穩定性心絞痛,約看家庭醫生就可以;但如果休息狀态下依然有症狀,就很可能是不穩定性心絞痛,即沒有增加任何負荷的靜止狀态下心髒也無法供血,這種情況就要馬上去醫院看急診,避免出現生命危險。

趙茜表示,當前新冠疫情蔓延,心絞痛的很多表現确實和感染病毒後的症狀有一些相似之處。具體要判斷病因,還是需要積極求醫做檢測。同時,醫生也強調,新冠症狀因人而異,對于感染的患者,鏟雪這種短時間高負荷的運動最好就不要進行了,以免加重心肺功能的負擔。普通民衆外出鏟雪,一定要注意保暖,特别是手腳部位,最重要的是務必量力而行,感覺疲勞就回去休息,并及時補充熱量。

 

Original post by ChinaPress

WeChat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