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顯示,郵遞編號11355的法拉盛市中心七天的新冠檢測陽性率全市第二高,達13.37%,但疫苗完全接種率僅3%;對此,華人醫生稱,多家診所曾申請成為疫苗接種點,但政府遲遲不批,居住在法拉盛的長者已無疫苗可打,需前往布朗士等區才能打上疫苗,批評政府疫苗官僚主義、捨近求遠。
根據市府16日公布的數據,本月7日到13日期間,法拉盛市中心七天陽性率再度飆升,達13.37%,而另一份市府數據顯示,人口總計6萬6856人的法拉盛社區中,只有7%的居民打完第一針新冠疫苗,3%的居民完成兩針接種。
皇后醫療中心家庭醫生殷曉琴表示,紐約市新冠疫苗供應不足,法拉盛社區已難找到開放的疫苗接種點;作為家庭診所,工作人員幫助華裔長者在網上預約疫苗,但無論是政府的網站還是附近診所近期都無空位,最近開放的花旗球場(Citi Field)大型疫苗接種中心也找不到開放的預約資格。
殷曉琴說,近期預約越來越困難,工作人員在每周一幫耆老「搶」預約,但常常數小時就額滿;她說,因不會英文與上網,許多華裔長者錯過了預約最早一批打疫苗機會,若近期想打,只能到布朗士、布碌崙(布魯克林)與曼哈頓等區域的疫苗接種點。
內科醫生宋東敏表示,許多法拉盛私人診所的醫生都在去年年底申請成為疫苗注射站,但提交所需文件並做好準備後,在今年初收到通知,稱不符合作為新冠疫苗接種點的資格;她說,近期才又收到通知,表示允許診所申請,令人備感疑惑,「始終沒有確切答覆」。
宋東敏說,政府選擇花旗球場、老人公寓、藥房甚至教堂作為接種點,但卻放棄最了解患者病史的診所,恐導致一些接種者出現副作用後,無法及時救治,「這根本是捨近求遠」;她補充,法拉盛目前確診率高,更需要盡早為民眾注射新冠疫苗。
亞美醫師協會(CAIPA)首席營運長沈卉表示,經過市府與州府的審核,協會原本上周將在法拉盛、曼哈頓華埠與布碌崙8大道華社建立新冠疫苗接種點,但16日被告知推遲至下周一才有消息;她批評政府官僚主義,市府與州府說辭不一,讓機構夾在中間進退維谷,民眾受害。
沈卉說,希望向政府申請較好儲存的莫德納(Moderna)疫苗,開放三大華人聚集地的疫苗接種站,為等待已久的民眾打疫苗,降低居高不下的病毒檢測陽性率。
Original post by World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