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冠疫苗接種的推廣,部分民眾反映接種第一針莫德納(Moderna)疫苗一周後,胳膊出現紅腫、瘙癢、疼痛甚至硬塊;對此,內科醫生朱自強表示,這些現象稱為「新冠胳膊」,是接種疫苗後人體產生的免疫反應,民眾無須擔憂,且不用使用抗生素治療,四到五天後症狀即會消失。
朱自強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近期有不少患者致電諮詢,稱接種第一針莫德納疫苗八到十天後,胳膊出現皮疹;他說,這些皮疹的大小與形狀不同,最大可達六吋。
根據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近期發表相關文章,朱自強說,其中一個實驗分析12名莫德納第一針接種者的「新冠胳膊」(COVID arm),並展出多張照片,探討這疫苗副作用的原因與治療方式。
朱自強表示,多份醫學報導的第三期臨床實驗顯示,接種第一針之後發生新冠胳膊的比率為0.8%,第二針為0.2%;多數患者稱他們接種了莫德納疫苗,少數稱接種輝瑞後產生副作用。
朱自強說,新冠胳膊不是注射部位皮膚感染,是一種遲發性過敏反應,即身體免疫系統對疫苗產生的局部反應,無需使用抗生素治療;他表示,目前尚不清楚導致這些過敏反應的原因,但研究稱新冠胳膊不會引起長期的危害,民眾無需因為擔憂而拒絕接種疫苗。
對於如何緩解疫苗副作用,朱自強表示,目前建議患者服用布洛芬等非甾體抗炎藥(非類固醇抗炎藥),同時使用Benadryl等抗組胺藥,或非處方的氫化可的松乳膏或使用冷敷物減輕疼痛。
朱自強表示,這些遲發性的皮膚反應一般會在四到五天內消失,若皮疹持續超過一周,或出現除了注射部位外其他部位或出現全身症狀,患者需向醫生尋求幫助,並建議過敏者通過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的V-safe新冠疫苗網站,更新自己接種疫苗後出現的副作用。
Original post by World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