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日報》打補強針也染疫?

Share Post:

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快速傳播,紐約市近期完全接種者的突破性染疫人數激增,不少民眾接種補強針後仍被確診;對此,華裔醫生21日表示,突破性染疫患者的病症較輕,大家仍應盡快接種補強針,並建議首劑接種嬌生(Johnson & Johnson)的民眾,第二劑可混接輝瑞(Pfizer)或莫德納(Moderna)疫苗

市議會第20選區的市議員黃敏儀21日表示,她16日接種了新冠疫苗補強針一天後,出現了咳嗽與發燒等症狀,因身邊有友人確診,她立即使用居家檢測包測試,最終結果呈陽性;她說,自己的症狀較輕,服用泰諾一天後,情況已經好轉,「說明疫苗是有效的」。

黃敏儀表示,她原本每天都會探望父母,但身體出現不適後,立即自我隔離,她呼籲民眾若發現不適,應盡快檢測並自我隔離,避免疫情再度擴散;對於皇后區東北區的檢測點不足,她表示,上任後,會要求市府分配更多的移動檢測點,並為民眾爭取居家檢測包。

內科醫生朱自強表示,雖然不少患者接種補強針後仍被確診,但這些患者病症並不嚴重,多數只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如發燒、咳嗽與流鼻涕等,多數都自行康復。

對於如何選擇補強針,朱自強說, 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近期報告建議,鑒於嬌生疫苗可能產生少見的嚴重副作用,若首劑接種嬌生,第二劑可混接輝瑞或莫德納疫苗。

朱自強表示,由於檢測點不足,一些民眾選擇居家自測包檢測,但他指出,這種檢測劑較實驗室的準確性低,建議民眾若確診結果為陽性,應自行隔離,避免外出;他說,民眾若只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可購買非處方藥對症治療、觀察。

朱自強說,他日前收到部分醫院通知,因單株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療法對感染變種病毒者有一定的風險,一些醫院已建議專科醫生近期避免轉介患有基礎疾病患者採用該治療方法。

 
 

Original post by 《世界日報》

WeChat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