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突變與癌症
一般來講,細胞基因需要經過數次突變才會轉變為至癌基因。不過, 如果是先天遺傳下來的基因突變,就會在嬰兒剛出生時就開始進行。所以,先天遺傳疾病患者的症狀會很早就顯示出來。
正常人的基因多是由於後天因素而造成突變的,後天的基因突變是癌症的主要誘因。後天的基因突變可以是患者生活環境裏的因素,如煙霧、輻射、 荷爾蒙以及飲食習慣等造成,但也有在 沒有任何誘因的情況下自然發生的基因突變。當人體內的細胞分裂時,子細胞在複制母細胞的基因時,免不了會有偏 差。每個細胞分裂時,都會有突變的風險。如果突變的基因正好是主管細胞分裂或細胞自噬的基因,更會增加致癌的風險。隨著人的年齡增長,累積的突變 也會越來越多,所以癌症的風險會隨著年齡增加。
人體中與患癌風險關係最緊密的兩個基因是致癌基因(Oncogene) 和腫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ion Gene)。癌基因的原型是原癌基因 (Proto Oncogene),是協助細胞成長和分裂的基因。原癌基因的突變會導致 細胞的過度繁殖,最後致癌。雖然部分致癌基因的突變可以遺傳下去,但大多數致癌基因的突變是後天造成的。
腫瘤抑制基因負責抑制細胞的分裂,修複DNA裏的錯誤,以及強迫突變細胞自噬。如果該基因由於突變無 法發揮作用,細胞的分裂會加速,失控,最後致癌。腫瘤抑制基因TP53突變是癌症最常見的誘因之一。
基因與癌症的診斷和治療
我們已經知道癌症與基因突變的關聯,現在我們來看一看基因與癌症診斷與治療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