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癌 | Colorectal Cancer
結腸癌(Colorectal Cancer)目前在美國是男性和女性的第三大癌症之一,也是第四大癌症死亡的原因。亞美醫師協會成員、邱賀醫生指出,美國結腸癌的發生率約為4% ~ 6%,大多數病例發生在50歲以上。然而,在過去的二三十年中,我們觀察到結腸癌的發病有年輕化趨勢。 20至49歲群體的結腸癌發生率在這段時間內增長了25%。因此,早期有效的篩檢和預防結腸癌非常重要。
結腸癌風險因素
結腸癌的風險因素之一是家族病史,尤其是直系親屬(如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中有患過腸癌的情況,這會大大增加患者的癌症風險。對於非直系親屬(如叔叔、爺爺、奶奶或阿姨),如果有兩位或以上患腸癌,患者的風險也會增加。
此外,其他風險因素包括:
• 代謝失調,最常見的原因是肥胖
• 長期食用加工食品(如加工肉類)、長期飲酒、抽菸
• 平時缺乏運動或長期久坐
如何降低風險
在日常生活中增加運動量,特別是多做一些有氧運動。此外,應盡量豐富飲食,多攝取富含纖維的食物,少吃油膩及高脂肪食物。這些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於降低患病風險。
結腸癌是如何形成
大部分結腸癌是從一個很小的息肉開始長起來。息肉有很多種類型,但並不是所有的息肉都會發展成結腸癌。邱醫師說道,目前對於息肉的形成,還沒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瞭解。不過,一些可能導致長息肉的風險因素需要重視,例如抽菸和喝酒等不良生活習慣。因此,改善生活方式是預防息肉和結腸癌的重要措施之一。
如何篩查發現息肉
目前最推薦的檢查方法是腸鏡檢查。腸鏡能夠非常有效直觀地看到息肉,並且在檢查的同時可以將息肉切除,送去活檢以分辨息肉的類型,以及是否存在癌變的跡象,從而製定後續的治療方案。根據腸鏡檢查中發現的息肉數量、種類和尺寸,便能進一步決定下次腸鏡檢查的時間和頻率。
結腸癌的治療
- 如果在腸鏡檢查中發現結腸癌或懷疑是結腸癌,便會取樣送去化驗。如確認是結腸癌症,會首先對其進行分期評估,主要是查看癌症是否發生轉移或擴散到其他器官。最常見的檢查方法是先進行胸腔和腹腔的CT掃描。
- 如果沒有轉移,或確診為早期結腸癌,目前可以通過手術把患有癌症的腸道部分切除。然而,一旦發現週邊淋巴有轉移,或癌細胞已擴散至其他器官,大部分患者需要接受輔助化療,再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繼續手術切除還是進行後續化療。
結腸癌篩查年齡
- 目前在美國來說,邱醫生建議的腸鏡篩檢年齡從45歲開始。
- 當然,如果根據自身家族病史來看,如您有一位直系親屬在60歲前患有結腸癌,那麼您的篩檢年齡應提前至40歲。
- 如果直系親屬的發病年齡小於50歲,則篩檢年齡應比該年齡提早10年。例如:父母在44歲時被診斷為結腸癌,那麼您需要在34歲時開始腸鏡篩檢。此後,一般還需要每五年進行一次腸鏡篩檢。
結腸癌的症狀
結腸癌在許多情況下是沒有明顯症狀的,通常出現症狀時,往往已經是晚期癌症了。常見的結腸癌症狀包括:
• 血便、大便的改變(如大便變細、變稀或排便困難)
• 下腹疼痛,不過該症狀並不常見
• 有些患者可能會因長期便血導致缺鐵性貧血
• 最嚴重的情況下,腸癌可能會引發腸梗阻。如果出現腸梗阻,通常表示已經是非常晚期的腸癌。
一旦發現以上症狀,尤其是已經到了腸鏡篩檢的年齡且從未接受過篩檢時,應盡快看醫生並進行檢查。
幽門螺旋桿菌
中國人較為普遍的腸胃問題之一就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一種常見於胃部的細菌。這種細菌主要與飲食模式有關,由於我們習慣聚在一起吃飯且不分餐,而幽門螺旋桿菌是透過唾液傳播的,因此約有60%~70%的群體可能從小就已經感染。
多數情況下,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在早期或長期內沒有明顯症狀,但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胃部不適,如胃脹、胃痛、噁心或嘔吐。這種細菌不僅會引起胃炎和胃潰瘍,也是導致胃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建議從未篩檢過幽門螺旋桿菌的群體進行檢測,以便及時發現。
幽門螺旋桿菌篩檢查
幽門螺旋桿菌並沒有特定的篩檢年齡要求。但如果從未檢查過,即使沒有症狀,也可以考慮進行篩檢。如果患者出現以上提到的症狀,建議進行吹氣測試,以確認是否感染幽門螺旋桿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