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症 Osteoporosis
「糖尿病自我管理和教育支持」DSMES
女性更年期也稱為絕經期,是指女性在絕經一年後進入更年期。更年期是女性自然發展的階段,通常發生在四十多或五十歲左右。在美國,更年期平均年齡為51歲。瞭解有關更年期的健康知識有助於女性更好地應對其帶來的挑戰。
什麼是骨質疏鬆症
年齡是導致骨質疏鬆症的最主要因素。隨著年紀的增長,人體的骨骼會開始慢慢變得脆弱,骨骼脆弱的程度也會不相同。亞美醫師協會成員風濕關節專科田恆熇醫生指出,骨質的流失使得原本緻密的骨骼形成許多孔隙,呈現中空疏鬆的現象,骨骼開始變脆變弱,這就是骨質疏鬆症。體內荷爾蒙的減低,還有其他因素也會導致骨質疏鬆症。而身體缺鈣導致的骨質疏鬆只是一個很小的因素。
骨質疏鬆症的症狀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無聲」的疾病,因為患者通常沒有症狀也不會感到疼痛。除非骨質疏鬆症導致骨折的程度很嚴重,否則患者不會有症狀。此外,也有一些由骨質疏鬆症引起的嚴重症狀,包括身高變矮和駝背。如出現這些症狀,則已經是疾病的晚期。田醫生講道,「有很多病人會有一些誤區,他們有時候會覺得身體不同的位置有疼痛,如膝蓋痛或背痛,就認為自己是缺鈣並患骨質疏鬆症,其實並不是這樣,骨質疏鬆症本身並不會引起任何疼痛」。
患骨質疏鬆症風險更高的群體
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因素有很多:
- 年齡是最主要的因素 隨著年齡的增長患上這種疾病的風險會增加。
- 荷爾蒙的變化 尤其是絕經後的女性,體內的荷爾蒙減低也會增加其風險。
- 某些藥物的影響 如乳腺癌患者和前列腺癌患者服用的一些藥物也會引起荷爾蒙抑制,這些藥物也會帶來骨質疏鬆症的影響。
其他最常見的危險因素還包括:
- 吸菸、喝酒、缺乏運動,也會影響骨骼健康。
- 其次,因亞洲人的骨骼比較嬌小,所以也會更容易患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的檢查方法
骨密度檢查,這是一種無痛、無創,最常用的檢測
該檢測能測量骨骼的骨密度,以及各種容易骨折的部位,如髖部和脊柱。
瞭解患者病史
骨密度檢查只是其中一方面。醫生還需要知道患者是否有因骨質變弱而引起的骨折病史,這也是判斷骨質疏鬆症的重要指標。這種骨折通常發生在沒有創傷或創傷很小的情況下,正常人是不應該出現這種骨折,而患者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這說明骨質已經變得脆弱。即使骨密度還不是很低,患者也會被定義為患有骨質疏鬆症。
進行體檢
田醫生說道,「醫生在評估骨質疏鬆症時,其實會考慮多方面因素。詢問病史之外,我們還需要瞭解患者的飲食和運動習慣,以及是否有其他骨質疏鬆症的風險因素。在進行體檢時,我們會檢查患者的身高是否開始下降及是否出現駝背等情況」。
血液檢查
此外,醫生還會要求患者進行血液檢查,以檢測是否存在其他未意識到的風險因素,例如吸收不良或繼發性骨質疏鬆等問題。對於某些患者,還需要進一步檢查骨質疏鬆特殊因子的升高情況,以便選擇更強效的治療方法或是否需要開始服藥。
X光檢查
如果患者有慢性背痛的情況,但沒有發生過後背骨折,醫生會建議患者進行X光檢查。因為骨質疏鬆症引起的骨折,可能會導致患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發生後背骨折,例如在猛咳了一下或在其他動作中,骨骼會因為骨質疏鬆症而發生壓迫性骨折。
骨質疏鬆症引起的骨折情況
很多人都知道骨質疏鬆症會增加骨折的風險。由骨質疏鬆症造成的骨折的主要部位是脊椎、髖骨和手腕,甚至在很小的創傷或無創傷下即可發生骨折。因為很多人在跌倒時會不由自主地用手去撐地,所以手腕骨折比較常見。此外,肋骨骨折也是常見的,即便是輕微碰撞了肋骨也會引起骨折。但手指、腳趾或腳踝骨折多數與骨質疏鬆症無關。雖然這些骨折問題也很重要,但這些並不是因骨質疏鬆症而引起的常見骨折。
治療骨質疏鬆症
常用的藥物分為兩類:
- 第一類是幫助減少骨質流失。這是骨質疏鬆症患者最常用的藥物。
- 第二類是增加新骨的再生長,該治療通常需要注射。這些藥物通常用於骨質疏鬆症很嚴重或已經有過骨折的患者。
另一種藥物是類似雌激素性質的骨質疏鬆症藥物,還有一種是每半年注射的骨質疏鬆症藥物,用於減少骨質流失。醫生會考慮患者的骨質疏鬆程度、骨密度值、是否有過骨折和其他危險因素,來幫助選擇最適合患者的藥物和治療方案。田醫生強調了最關鍵的一點,骨質疏鬆症患者在服用所有補骨藥物的同時,都應配著服用鈣片和維生素D,因為它們對於骨質疏鬆症的治療都非常重要。
運動治療:
運動對於治療和預防骨質疏鬆症也起著關鍵作用,田醫生通常建議患者每周至少進行3次,每次至少30分鐘,以增加骨骼負荷的運動為主。其中,舉重、撐壓力帶等抗力負重運動對於骨質疏鬆症更為有效。大多數老年人可能更喜歡走路或跑步,這些運動也都是可以的。
改善骨質疏鬆症的食物
牛奶和所有奶製品都富含鈣和維生素D,對骨質疏鬆症患者尤其重要。即使是還未達到骨質疏鬆程度的年輕人,都應在飲食中增加攝入鈣和維生素D。然而,對於那些已患骨質疏鬆症的患者來說,飲食調節不能單獨作為治療方法,必須要與藥物一起配合使用。在飲食中攝入鈣和維生素D對患者來說是最好的吸收方式。但是,如果攝入量不足,因許多老年人不喜歡喝牛奶,醫生可能會建議他們服用鈣片。含鈣豐富的食物除了奶製品,很多蔬菜也含有較高的鈣。超市裡的許多食物也會添加額外的鈣和維生素D。
田醫生強調了患者每日的鈣攝入量的重要性,包括飲食和醫生開的鈣片在內,每天攝入的鈣應至少要超過1000毫克。但如果已經患嚴重的骨質疏鬆症,則建議每天攝入量要超過1200毫克。實際攝入量應諮詢醫生,因為患者有時並不清楚自己需要攝入多少鈣。並且計算自己在食物中攝入了多少鈣,還缺多少是很難評估的。同時,由於大多數亞洲人的食物中鈣含量較低。因此,醫生通常會根據患者的飲食習慣,決定他們是否需要服用鈣片來補充鈣。
骨質疏鬆症患者在生活上的注意事項
患者在生活中必須注意預防骨折,跌倒也可能是由於您周圍潛在的危險因素而引起:
- 如家中放置較多傢俱或地板上有很多電線,那患者走路時會很容易絆倒而導致跌倒,這就會增加骨折的風險。
- 如果地毯邊角翹起來,這也非常容易導致跌倒。
- 家中的浴缸應鋪上防滑墊或採取其他特殊的防滑措施。
- 在靠近浴缸、淋浴間和馬桶的浴室牆壁上可安裝扶手。
- 改善家中照明,在房間裡添加更多的燈。
- 如果患者在家中不喜歡穿鞋子,那應穿著有防滑膠粒的襪子。
- 使用拐杖或助行器以增加穩定性。
- 當天氣惡劣時,路面會變得比較濕滑,出門走路應格外小心。
- 患者可考慮建立個人應急系統,如果您跌倒了,您也可以用它來求救。
從年輕開始,甚至十幾歲時,我們就應該開始關注自身骨骼的健康。在小時候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的骨骼會逐漸變得更加強壯。大概到了三十至四十歲時,我們的骨密度會達到一生的頂峰。如果您能夠在四十歲之前的這個時間段裡達到更高的骨密度頂峰,那麽正因爲您的起點高了,即使之後年老時的骨質流失量和別人相同,您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仍是較低的。因此,田恆熇醫生建議年輕人應通過飲食和運動來達到盡可能高的骨密度峰值,越高越好。
特別鳴謝本月活動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