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健康 | Dental Health
牙結石如何形成
牙結石一般是因為食物殘渣黏附在牙齒上未經清潔而逐漸累積,最終鈣化形成的。初期的牙垢相對容易清理,使用清水或刷牙可以清除。楊廉醫生舉例說,這其實像洗手台上很久很久的污垢,如果沒有及時清洗乾淨,一直黏在上面,時間久了會變乾、再濕潤、再變乾,就像牙垢逐漸硬化形成牙結石。

牙周病的原因
牙周病有三個主要原因包括宿主(即自身狀況)、細菌和食物殘渣。這些食物殘渣來自於我們吃的東西,如果沒有及時清除,細菌就會培養起來。細菌也要生存,會利用這些食物殘渣來繁殖。就是因為這些牙結石及未清理的牙垢會促進細菌生長,最後造成牙周病。
牙周病的症狀
牙周病分為幾個階段:初期、中期和末期。
- 初期,牙結石相對較少,大部分是牙垢,這些還可以通過清洗乾淨
- 中期,開始造成牙齦萎縮
- 末期,情況很嚴重的話會造成牙根露出,牙齒變得鬆動出現脫落
牙齒脫落後的假牙選擇
第一種是活動假牙,可以戴上或摘下來。
第二種選擇是較傳統的固定假牙,例如牙橋。牙橋和活動假牙的缺點是需要依靠前後牙齒形成一個連接,這樣才能提供足夠的支撐力來補充無牙的位置。
第三種是種植牙,好處是它不會破壞前面或後面的牙齒,其支撐點主要是牙骨本身。
眼乾症症狀
乾眼症是一種常見的眼科疾病,隨著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越來越多人出現乾眼症的症狀。乾眼症的症狀包括眼睛乾澀、灼熱感、刺痛,或異物感。有時眼睛會發紅、畏光,見到光線會流淚。此外,風吹時淚水會增多,或感覺眼睛很難睜開,這些都可能是乾眼症的症狀。


種植牙的步驟
楊醫生指出,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做種植牙,特別是牙周病患者。通常牙齒脫落是由於牙周病的末期症狀,此時牙槽骨通常已受感染或骨質受細菌侵蝕,因此種植牙前需要先評估牙槽骨是否充足。
種植牙的步驟大致可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是植入植入體,即手術部分。在進行手術前,需要先進行評估,有時候會使用X光片和3D掃描來檢查植入位置的寬度、深度及角度是否適合做種植牙,以及牙槽骨是否充足。此外,植入體本身也有不同的尺寸,這些都需要納入考慮範圍。
第二部分就是開始做義齒。等植入體經過4至6個月後,讓骨頭的組織長在植入體上並等待堅固。植入體堅固後,就可以做義齒。

牙齒鑲復黃金時期
如果牙齒因蛀牙或咬裂而脫落或被拔掉,最好在半年內進行牙齒鑲復工作。如果錯過這個黃金時期,牙槽骨可能會開始萎縮。
如何預防牙齦萎縮
楊醫生指出,有些九十幾歲的患者牙齒依然完整,這通常是因為他們沒有牙周病或日常護理得好。最佳的預防方法是早、中、晚餐後立即清潔牙齒,包括刷牙和使用牙線。如果能在每餐後都堅持這樣做,牙齦就不會那麼快出現萎縮現象。

牙線誤區
這是一個常見的誤區,牙縫變大通常是由牙周病引起的,而不是使用牙線。牙線本身是非常柔軟的,並不會導致牙縫變寬。
保持牙齒健康的習慣
一天進行三次牙齒清理是最理想的,包括使用牙線及刷牙。對於許多上班族來說,中午可能沒有機會刷牙,因此楊醫生建議可以在吃完早餐後用牙線及刷牙,晚上睡前也這麼做。如果早餐後的食物殘渣留在口中長達12小時直到晚上才清理,這段時間非常容易培養細菌,而細菌大約每20分鐘就會繁殖一次。因此,越快清除牙垢就越好。
牙齒檢查時間
一般情況下,通常每六個月檢查洗牙一次。但如果患有牙周病,就需根據牙周病專科醫生的建議進行洗牙,可能需要每三個月一次,甚至更頻繁。
